膠州灣鹽田

本文

膠州灣内水淺潮低。空氣乾燥。土質氣候。倶適於曬鹽。自歸德國租借後。中國法權不能行及。土民自由製鹽而販賣之。清宣統二年。德人始頒鹽田規則。並課出口税。然此時鹽田之權。尙屬華人。及日軍佔領後。以日本需鹽。羣視爲利藪。青島司令官採積極促進之手段。凡可製鹽之地。莫不交日商領辧。而華人舊有之鹽田。則設法收買之。致華人所有者日減。而日人日増。其後遂盡入日人之手。産鹽之地。北部爲南萬鹽場、(王家女姑皁戸海西南萬下崖)陰島東鹽場、(馬哥莊後韓家)陰島西鹽場、(張哥莊趙家嶺)潮梅鹽場、(潮梅孫哥莊)領口鹽場(宋哥莊)等處。南部爲海莊鹽場、紅石岸鹽場、小石頭鹽場、薛家島鹽場等處。其中産額最多者。爲北部之南萬下崖兩處。總計南北兩部産額。毎年共計不下二億五千萬斤。由日船裝運出口甚多。民國十一年太平洋會議。決定中國用價收回。惟日人對於此等鹽場所出之鹽。得購買相當數量焉。

補足情報

<span style='visibility:hidden;'>中華人民共和国 膠州灣内水淺潮低<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