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
黄河挾沙重濁。此淤彼決。下游屢有變遷。自唐虞迄今四千餘年。大變有六。〔胡渭禹貢錐指〕河自禹告成之年。下逮東周齊桓公之世。九河亡其八枝。後數十歳爲定王五年己未。當魯宣公之七年。而河遂東徙。凡一千六百六十餘歳。「周定王五年。河徙自宿胥口。東行漯川。至長壽津與漯別行而東。北合漳水。至章武入海。水經所稱大河故瀆者也。」周定王五年己未。禹河初徙。下逮王莽始建國三年辛未。而北瀆遂空。河改從千乘入海。是爲再徙。凡六百七十二歳。「王莽始建國三年。河決魏郡。泛清河平原濟南至千乘入海。後漢永平中王景修之。遂爲大河之經流。水經所稱河水者是也。」自王莽始建國三年辛未河徙由千乘入海。後五十九歳爲後漢明帝永平十三年庚午。王景治河功成。下逮宋仁宗景祐元年甲戌。有橫隴之決。又十四歳爲慶曆八年戊子。復決於商胡。而漢唐之河遂廢。凡九百七十七歳。「宋仁宗時商胡決河。分爲二派。北流合永濟渠。至乾寧軍(今青縣)入海。東流合馬頰河。至無棣縣入海。二流迭爲開閉。宋史河渠志所載是也。」自宋仁宗慶曆八年戊子河決商胡之後。東流北流迭爲開閉。下逮金章宗明昌五年甲寅。實宋光宗之紹熙五年。而河決陽武。出胙城南。(汲胙之間化爲平陸。禹迹蕩然。)南北分流入海。凡一百四十六歳。「金章宗明昌五年河決陽武故堤。灌封丘而東。注梁山濼。分爲二派。一由北清河(即大清河)入海。一由南清河(卽泗水)入淮是也。」自金明昌甲寅之徙。河水大半入淮。而北清河之流。猶未絶也。下逮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己丑會通河成。北派漸微。凡九十五歳。及明弘治中兩決金龍口直衝張秋。劉大夏築太行隄以禦之。而北流遂絶。始以清口一線受萬里長河之水矣。上距開會通之年又二百餘歳。「元世祖至元中河徙出陽武縣南。新鄕之流絶。二十六年。會通河成。北派漸微。及明弘治中葉築斷黄陵岡支渠。遂以一淮受全河水是也。」〔閻若據四書釋地續〕禹於帝堯八十載癸亥告成功。河自右碣石入於海。碣石、山名。在今永平府昌黎縣。後一千七百七十六年。爲周定王五年己未。周譜曰河徙。水經注云河徙故瀆。並不言所在。惟漢地理志魏郡鄴縣下注云。故大河在東北入海。此河入海之一變也。鄴縣、在今彰德府臨漳縣西。逮漢武帝元封二年壬申。旣塞宣房後。宣帝地節元年壬子。前此四十一年間。河復北決於館陶。分爲屯氏河。東北至章武入海。章武城、在今河間府鹽山縣西北。此河入海又一變也。宋史河渠志。神宗熙寧十年丁巳七月乙丑。河大決於澶州曹村。澶淵北流斷絶。河道南徙。東匯於梁山張澤濼。分爲二派。一合南清河入於淮。一合北清河入於海。北清河、濟水故道。南清河、即今泗水。淮安府清河縣之清口是。此又一變矣。明洪武二十四年辛未。河全入於淮。而故道遂淤。雖永樂九年辛卯復疏入故道。而正統十三年戊辰。終合並於淮。爲入海之又一變。於是天壤間所謂四瀆者僅有二瀆耳。〔阮葵生茶餘客話〕「河自古雍域羌中大積石山東北。至冀域遼西郡纍縣碣石。凡行九千七百餘里而入海。自帝堯八十載禹治河功成。至周定王五年。當魯宣公七年。凡一千六百六十餘年。而大河東徙宿胥口。改北行爲東行。此一變也。自定王五年至王莽建國三年。凡六百七十二年。而北瀆遂空。(河枯也)又五十九年爲漢明帝永平十三年。王景治河功成。於王莽時魏郡決口之南。别開新道。自滎陽至千乘東注之海。此二變也。自永平十三年至宋仁宗慶曆八年。凡九百七十七年。河決商胡埽。(開州東)河流天津三岔河入海。此三變也。自慶曆八年至金章宗明昌五年。當宋光宗紹熙五年。凡一百四十年。河南徙陽武。南北分流。此四變也。自明昌五年。河水大半入淮。至元世祖至元三十六年凡九十年。會通河成。北流漸微。又二百五年爲明弘治七年。築斷黄陵岡支渠。北流永絶。又七十八年爲隆慶六年。茶城長隄成。於是始以區區清口。受萬里金河之水。此五變也。」按河流五變。胡阮二氏之説相同。閻氏所敍。則僅有四變。殊不及胡阮之精確。其第一變僅言河徙而不能指爲宿胥口。其第二變屯氏三瀆。北行一支。東行二支。又别出爲張甲左右二瀆。其時各津渠交絡。局勢瓦裂。河無定趨。較之新莽東決。改途千乘。北瀆遂空。王景復修治之。互千有餘年不變。其輕重固有間矣。其第三變熙寧曹村之決。開奪淮之局。然翌年卽塞。而橫隴商胡之變。乃不及之。其第四變僅舉洪武正統。其實河之入淮。明昌之變。歷年最久。而北流未絶。至弘治乃完全奪淮。洪武辛未之變。不過改徐邳爲穎鳳。正統戊辰之變。不過潰及張秋沙灣。又南下渦穎。大局遷徙。均不始於此。其第六變在清文宗時。故胡閻阮諸説皆未及之。近山東南運河測量局所製黄河沿革圖説略云。「禹貢導河自積石至龍門。東過洛汭至於大伾。北過降水至於大陸。又北播九河同爲逆河入於海。帝堯八十載。告厥成功。自是以後。歷時一千六百七十六年。周定王五年。河徙宿胥口。東行胥川。至長壽津與漯别行。東北至成平。復合禹故河至章武入海。是爲黄河大徒之始。歷時六百一十五年。王莽始建國三年。河決魏郡。泛清河、平原、濟南至千乘入海。北瀆遂空。是爲黄河大徙之次。歷時一千零三十五年。宋仁宗慶曆八年。河決商胡。分爲二派。北流合永濟渠注乾寧軍入海。東流合馬頰河至無棣縣入海。是爲黄河大徙之三。歷時一百五十一年。金章宗明昌五年。河決陽武故隄。灌封丘。東注梁山濼。分爲二派。一由北清河入海。一由南清河入淮。是爲黄河大徙之四。歷時二百九十五年。元世祖至元中。河徙出陽武縣南。新鄕之流絶。自後恆有潰溢。入漕合汶。北流以入海。及明孝宗弘治七年。築太行隄。斷絶黄陵岡支渠。遂以一淮受全河之水。是爲黄河大徙之五。歷時三百六十二年。清文宗咸豐六年。河決蘭儀銅瓦廂。奪大清河至利津縣境入海。是爲黄河大徙之六。卽現今黄河經行之路。」以今地考之。一北流經大伾山西爲大河。經廣平大名之間。播爲九河。合於天津之東而入海。一東流經大伾山南爲漯川。由今山東利津縣入海者。禹河故道也。自宿胥口與漯别而東北走大名臨清。由今運河達天津而入海者。周定王以後故道也。今直隸之濮陽故黄河道。東北行至山東之利津縣入海者。東漢以後故道也。商胡河決。分爲二派。北流合永濟渠。由今直隸天津以東入海。東流由今山東馬頰河至無棣入海者。宋時故道也。河決陽武故隄。分爲二派。一由北清河入海。乃由山東之大清河入海。即今黄河入海之道。一由南清河入淮。卽由今泗水及淤淮河口入海者。金時故道也。由河南武渉東南行奪汴泗入淮。北流絶而專行南道。由今之淤黄河口入海者。元明以來之故道也。以歷時考之。胡阮謂第一變凡一千六百六十餘年。閻氏謂一千七百七十六年。沿革圖謂一千六百七十六年。第二變胡阮均言六百七十二年。沿革圖則言六百十五年。近人武同舉取桂林陳鍾珂歷代紀年刻本。證以史鑑干支編年重加刻本。(凡末一年皆屬興朝。)謂自帝堯八十載癸亥迄周定王五年己未。(初徙)凡一千六百七十七年。又自定王己未之次歳庚申。迄王莽始建國三年辛未。(再徙)凡六百十二年。又自王莽辛未之次歳壬申。迄宋仁宗慶曆八年戊子。(三徙)凡一千零三十七年。(自王莽壬申迄後漢明帝永平十三年庚午。王景治河功成。凡五十九年。自漢明帝庚午之次歳辛未。迄宋仁宗慶曆八年戊子。凡九百七十八年。又自宋仁宗戊子之次歳己丑。迄金章宗明昌五年。當南宋光宗紹熙五年甲寅。(四徙)凡一百四十六年。又自金章宗甲寅之次歳乙卯。迄明孝宗弘治七年甲寅。(五徙)凡三百年。(自金章宗乙卯。迄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己丑。卽繼宋統後之十年。會通河成。凡九十五年。自元世祖己丑之次歳庚寅。迄明孝宗弘治七年甲寅。凡二百零五年。)又自明孝宗甲寅之次歳乙卯。迄清文宗咸豐六年丙辰。(六徙)凡三百六十二年。總計自帝堯八十載癸亥。下迄清文宗咸豐六年丙辰。凡四千一百三十四年。